那年,初到海师

发布时间:2019-09-09 09:34:36来源:(档案馆:杨中曦)

    每年开学季,学校都会迎来一批新面孔,静谧的校园也因新生们的到来而充满生机与活力。大家从四面八方汇集海师,在陌生的环境中,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,除了兴奋,也难免会有一点迷惘和无所适从。那不妨看看五十多年前的红色年代的同学是怎么过开学生活的。

    在新中国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的那个时代,进出海南的交通仍然非常不便,除了少数人可以坐飞机外,大部分人仍只能乘船进出。

那年,初到海师

63级中文系学生孔宪珠

    63级中文系新生孔宪珠是广东省番禺县(今广州番禺)人。由于当时省会广州有客船直达海口,所以他往来还算比较方便,但仍在海上度过了将近一天时间才踏上海南的土地。他回忆到:“8月30日早上7:50,从广州长堤坐‘玉兰号’客轮,31日下午7:30,到达海口市秀英码头(由于停航,在珠江口耽搁了几个小时)。”

 那年,初到海师

秀英港

    当时的海府地区的秀英、海口及府城三块片区相对独立,需先由秀英转至海口,然后由海口坐车来府城。所以当他到达师专时,已是晚上10点多了。真可谓是“舟车劳顿”。休整了一天,他于次日到学校总务科报到注册。

那年,初到海师

1963年,学生在学校大门合影

    报到完之后逛逛校园,却发现没有什么太多可以逛的而地方。学校1958年才恢复办学,由于各种运动此起彼伏,校园基础建设举步维艰,校舍紧缺,校园里也满是草木。

    “1963年9月入读时的师专,除了平房还是平房,课室都只能坐四十多人,遇到上大课,即一个年级两个班约九十多人上课,就要借海南中学的大课室了。直到1965年才兴建图书馆大楼。这座大楼有五六层楼,当时在海府地区算得上鹤立鸡群了。据说,当时楼顶是封闭的,不准人随意上去,因为楼高,可以眺望整个海口机场,也由于此机场是军用的基地,所以要保密,所以我们从未上过天台。”

那年,初到海师

1964年建造的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(当时海南最高楼)

那年,初到海师

简陋的校园

    不仅楼房缺少,连校内也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,只有一条条小土路通往各处,直到1967年才由学校师生共同修筑了稍显平整的校道。

    “大约在1967年初,我们中文一年级两个班的同学,在指导员吴兴良老师带领下,由学校有关领导指挥,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建校道劳动。先拉好线,画定校道的范围,然后清除野草乱石,人人挑担,从校外边缘地方挖红泥,挑到校道上填平和铺好,再在路的两侧用方砖按拉线砌边,最后用铲子打平,一条条校道就建好了。说时轻松干时苦,要从校外挑黄泥,挑一担有三四十斤并走十几二十分钟,连续挑了三五天,对于一班学生仔来说,真是累得够呛。不少人码肩膀都红肿了,女同学叶旺龙够厉害,肩膀出血了,用毛巾垫着,仍坚持干,真了不起。”

那年,初到海师

63级中文系学生叶旺龙

    不仅校园凋敝,餐食也极为简单:“饭堂是一间茅屋,边上有的墙已剝落透风。师专的早餐是海南饭粥。正餐,每人一碗用铝制碗蒸的饭,大木桶盛上菜炒肉片,每人一勺。”

    学校位于府城西北外,而商业发达的地方却在海口。当时海口很小,海口与府城只有一条路相通(今海府路),购买生活用品需要乘车去海口,车票为0.11元。当时物价很低:

    “购铁水桶一个3.42元,饭盒1.21元,钢笔墨水0.36元,肥皂0.40元,冰棍0.10元,大号电池一对0.45元,牙膏0.40元”。

    夏秋季节是海南台风多发的时期,严重的台风甚至可以摧毁房屋,难怪从容坦荡的苏轼在海南初见台风时也为之“股栗毛耸,索气侧足,夜拊榻而九徙,昼命龟而三卜”,坐卧不宁,到了要靠占卜来预测凶吉。孔宪珠在刚到学校不久的九月初也遇上了台风,幸好当时所住的是砖石平房,而不是苏东坡那种木屋草房,总算平安无事。

那年,初到海师

《琼台志》中记载的海南气候:“秋夏飓风”

    清华大学校长、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: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。”红色年代的学校条件很是简朴,但是海师学子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为简陋的条件冷却。今天海师的条件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校园楼宇耸立,绿树成荫,龙昆南校区精巧秀丽,桂林洋校区宽阔大气。大学生活即将开始,希望新同学们能好好享受四年的大学生活,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。

那年,初到海师

那年,初到海师

今日桂林洋校区